临江市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,忆洛中旧游, [复制链接]

1#
呼和浩特白癜风专科医院 http://m.39.net/baidianfeng/a_4304458.html

忆昔午桥桥上饮,坐中多是豪英。长沟流月去无声。杏花疏影里,吹笛到天明。二十余年如一梦,此身虽在堪惊。闲登小阁看新晴。古今多少事,渔唱起三更。

——临江仙夜登小阁,忆洛中旧游

写作背景

宋徽宗政和年间,天下平无事,可以有游赏之乐,那时候的陈与义,“天资卓伟,为儿时已能作文,致名誉,流辈敛衽,莫敢与抗”。其后金兵南下,北宋灭亡,陈与义流离逃难,艰苦备尝。在南宋朝廷当官后,他回忆起多年前的事,百感交集,叹息局势变化之快

陈与义诗句优美中透忧伤

在上片中,“忆昔午桥桥上饮,坐中多是豪英”,回忆起以前与朋友和豪杰在桥上的畅饮,陈与义的心中一定是很怅惘的。可现在,北国灭亡,陪伴他的,只有寂静和忧伤。“长沟流月去无声。杏花疏影里,吹笛到天明”。潺潺的流水与月影相交辉映,但是没有停留,就随着水流,漂流到远方,再也看不到了。“杏花疏影里,吹笛到天明”,在杏花那疏散的影子下,有个人吹笛,吹到了天亮,这意境十分优美的背后,却有另外一个含义:洛城的繁华,午桥的宴饮,水中优美的月影,幽雅的杏花,悠扬的吹笛声,如同河流一样,都已经远去了。

在下片中,“二十余年如一梦,此身虽在堪惊”,在作者二十多年立足官场期间,也历经了国破家亡的流离之苦。陈与义早已经看破尔虞我诈的宦海沉浮,世事沧桑,人生如寄,不胜感喟。“闲登小阁看新晴。古今多少事,渔唱起三更。”闲来无事登上小楼看天空放晴,从古到今的多少事情,现在只能融入笛声,在夜半响起。个人的情感融入历史的长河,以清新之语,淡出了惆怅的情怀。

作者经历

宋哲宗元祐五年(年)生于洛阳

宋徽宗政和三年中上舍甲科进士。当文林郎,授职开德府教授

又两年,被重新任命为雍录

宋徽宗宣和二年,陈与义母亲逝世,回汝州服丧。结识葛胜仲。两年后,由葛胜仲举荐,任太学博士。后来又升任符宝郎,但不久被贬为陈留酒监。

宋钦宗靖康二年,金兵攻入汴京,北宋灭亡。宋高宗南逃建立南宋。陈与义自陈留南迁避难

宋高宗绍兴元年(年)夏,陈与义抵达南宋首都绍兴。任中书舍人,兼掌内制,拜吏部侍郎

绍兴六年十一月,拜翰林学士知制诰

绍兴七年正月,授参知政事。三月和宋高宗一起到建康。后来因病重新以资政殿学士身份知湖州

绍兴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去世,享年四十八岁

小竹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,记得点赞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